
鳥類的生存與人類立足的自然環境休戚與共,
因為鳥類的存亡往往是人類造成。
走遍台灣的森林曠野、湖畔濕地,不難發現大部分的鳥類為覓食生存逐農田而棲,卻因誤食農民為解決農田病蟲害防治用藥後所致而族群遷徙,爾今於水泥叢林中的公園綠地,也不乏隨處可見群鳥聚集。
自《老鷹想飛》黑鳶備受農藥威脅、《尋找神話之鳥》
的黑嘴端鳳頭燕鷗則面對海洋廢棄物及漁業枯竭危機。
記錄片承載的不僅僅只是一份小我的善念,更是一份大愛啟示錄:「今日鳥類,明日人類。」,欲喚醒社會大眾能關注鳥類生態的保育與人類立足的自然環境休戚與共。
感念超市通路商響應社會公益理念和產地農民契作安全履歷友善老鷹的老鷹紅豆,從一開始的30公頃,增加到現在的200多公頃。
解鈴還須繫鈴人,梁皆得導演期待,透過他的記錄片《守護黑面琵鷺》能讓鳥類引起大家的關注,「就是要靠人,才能去解救這些鳥。」